石破天惊盘点齐白石最贵的十大拍品文/宗河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11-25 浏览:978次
《山水十二条屏》9.315亿元

今年12月17日,在北京保利秋拍“震古烁今——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”专场上,齐白石《山水十二条屏》以4.5亿元起拍,经过70余次激烈竞价,最终以8.1亿元落槌,加佣金9.315亿元,成为当之无愧的最贵中国艺术品。
《山水十二条屏》为齐白石1925年所绘,是他送给北京名医陈子林的贺寿礼,为其风格转型期里极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,其中每一条屏纵180厘米,横47厘米,共计12条。山水十二条屏的主题分别为《江上人家》《石岩双影》《板桥孤帆》《柏树森森》《远岸余霞》《松树白屋》《杏花草堂》《烟深帆影》《杉树楼台》《山中春雨》《板塘荷香》《红树白泉》。在十二条屏中,可以见到齐白石笔下美好家园的情景——长天照日、桂林山水、浮萍山影、小桥流水,可谓中国人世代相守的、文人内心无限向往的精神家园。该画作承载着历代文人画情怀,画法是以石涛、徐渭的笔法为主,写湖南家乡和桂林的真山真水,其拳拳之心完全沉浸在田园山水中,使观者内心产生共鸣。
《山水十二条屏》自1958年起被白石老人的入室女弟子郭秀仪及其夫黄琪翔收藏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已知的齐白石《山水十二条屏》共有两套,另一套收藏于重庆的三峡博物馆。据了解,这两套作品虽名称相同,但画面内容与创作年代完全不同。此外,也有人从成交价约9.3亿元联想到齐白石活了93岁(一说95岁),但这或许只是巧合。
《松柏高立图·篆书四言联》4.255亿元

齐白石第二贵的拍品是赫赫有名的《松柏高立图·篆书四言联》。2011年5月22日,在中国嘉德“大观——中国书画珍品之夜”专场上拍,经过逾半小时、近50次激烈竞价,最终以4.255亿元人民币拍出,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价格纪录。
《松柏高立图·篆书四言联》创作于1946年,被誉为齐白石“首席杰作”,它也是历年来齐白石现世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。该画纵266厘米,横100厘米,所匹配的篆书“人生长寿,天下太平”对联,单幅纵264.5厘米,横65.8厘米。松鹰是齐白石颇为熟悉的画题,创作此画时,齐白石86岁,正是他艺术创作的成熟期,创作欲望高昂,力作精品频出。
《松柏高立图·篆书四言联》在上拍前为美国旧金山的一私人藏家所藏。2005年,该藏家将此画带到国内上拍,买者为著名收藏家刘益谦。《松柏高立图·篆书四言联》拍出天价的次日,资深艺术品评论员牟建平在接受采访时,对该拍品的真伪提出质疑,之后又有人将1958年第二期《中国画》杂志所刊登的齐白石《松鹰图》与《松柏高立图》作对比,两幅画作几乎一模一样,由此引发巨大争议。
《咫尺天涯——辛未山水册》1.955亿元
2016年12月4日,在北京保利秋拍“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”上,齐白石《咫尺天涯——辛未山水册》以8000万元起拍,1.7亿元落槌,成交价1.955亿元。
《咫尺天涯——辛未山水册》作于1931年,每页31.5×35厘米,被藏家分别裱作斗方。此画册有齐白石自署标题者八页,即《朝阳》《放牛图》《苍海烟帆》《阳羡山水》《月明人静时候》《雨后》《荒山残雪》《柳浦秋》;未署标题者四页,由专业人士根据其画面内容分别命名为《古木寒鸦》《荷塘游鱼》《沙渚鸬鹚》《山上人家》。该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齐白石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,画法则来自在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。这套册页画齐白石目之所见,心之所想,情感真挚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,绝不同于缺乏真实感受的摹仿之作。
齐白石在《朝阳》一页的题跋中说:“此册廿又四开”,由此可知该册页不全,但另一半下落不明。《咫尺天涯——辛未山水册》曾经藏家辛冠洁收藏,释出后多次上拍,在1994年某秋拍上,该画册便以517万元创下当时齐白石画作拍卖价格纪录。
《“叶隐闻声”花卉工笔草虫册》1.15亿元
2015年12月6日,在北京保利秋拍“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”上,齐白石《“叶隐闻声”花卉工笔草虫册》以6000万元起拍,最终以1.15亿元成交。
由于费时费眼,白石老人一生所绘花卉工虫册页的数量极其有限,也只有针对非常重要之人时,他才会多耗时力绘齐一册。这件十八开本《“叶隐闻声”花卉工虫册页》尺寸为32×26厘米,属目前现世齐白石册页数较多者。画家以写意笔触描绘了花卉、水稻、草叶、莲蓬、葫芦、灯盏、器物等,又以工细的笔法刻画了蝴蝶、蜜蜂、蜻蜓、蝉、飞蛾、蚂蚱、河虾等。粗中有细,栩栩如生,生动有趣,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刃有余。
《“叶隐闻声”花卉工笔草虫册》可谓名声赫赫,其在1955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《画家齐白石》中就已出现,该册页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《齐白石画法与欣赏》中也有著录。《“叶隐闻声”花卉工笔草虫册》真迹自上世纪50年代起被分别装裱于镜框中,悬挂在北京荣宝斋贵宾室里,作为接待国内外贵宾时的赏阅之宝。
1994年,荣宝斋拓展香港业务时,此册页由著名实业家、收藏家霍宗杰购藏其中八页,次年他又将册页悉数收藏,直至最终释出。
《可惜无声·花鸟工虫册》9520万元
2009年11月22日,在北京保利“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”夜场上,齐白石作品《可惜无声·花鸟工虫册》以9520万元成交,从而刷新了当时齐白石个人作品的拍卖价格纪录。据了解,该册页曾于1995年10月5日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首次推出,当时以198万元成交,而时隔十余年重拍,增值竟达48倍。
十八开本《可惜无声·花鸟工虫册》尺寸为32×26厘米,创作年代较早,题识于1942年。册页中的工笔草虫情趣盎然,笔墨清雅,工整细致有天真之态。该册页是荣宝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版水印的母本,齐白石对此册钟爱有加,亲笔为其题名“可惜无声”,意指画中草虫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,其形态逼真无以复加,实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,只可惜无声。该作品在介绍齐白石代表作的图书中多有收录。
《芭蕉书屋图》9315万元

2011年11月17日,在北京翰海秋拍“庆云大观——近现代书画”专场上,齐白石《芭蕉书屋图》以9315万元成交。
《芭蕉书屋图》又称《安南道上》,为立轴,设色纸本,纵180厘米,横47厘米,画上题:“芒鞋难忘安南道,为爱芭蕉非学书。山岭犹疑识过客,半春人在画中居。余曾游安南,由东兴过铁桥,道旁有蕉数万株绕其屋。已收入借山图矣。齐璜并题记。”钤朱文“木人”,白文“白石翁”“老夫也在皮毛类”印,另有朱文“辛家曾藏”印。
安南即越南,1907年初春至冬末,齐白石应同乡好友郭人漳之邀,远游广东,至边境城市东兴。此画应为回忆所作,极为精到,被誉为“齐白石山水第一轴”。《芭蕉书屋图》曾在1958年文化部主办的《齐白石遗作展》上展出过,原为画家胡佩衡所藏,后由藏家辛冠洁收藏直至释出。
《花鸟四屏》9200万元

2011年5月22日,在中国嘉德“大观——中国书画珍品之夜”上,齐白石《花鸟四屏》以9200万元拍出。
据了解,《花鸟四屏》创作于1948年,当时84岁高龄的齐白石在困境中仍笔耕不辍。《花鸟四屏》作品分别描绘了“春之牡丹白头翁”“夏之荷花鸳鸯”“秋之多子石榴缨带鸟”“冬之梅花翥雁”,既揭示了自然造化的丰富,亦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抒发了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在业界看来,《花鸟四屏》是齐白石创作于艺术的成熟期,代表了画家典型的风格面貌。这一时期的齐白石锐意变法,师法造化,一方面强调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汲取;另一方面,他又从传统和现实的结合中突破程式,达到了“扫除凡格”而“我行我道,下笔要有我家法”的艺术境地。
颇为遗憾的是,《花鸟四屏》虽以9200万元拍出但并未如期交割,多年后再次上拍,仅以5500余万元成交。
《祖国颂》8280万元

2012年12月3日,在北京保利“祖国颂——重要齐白石作品”专场上,齐白石的这幅《祖国颂》以8280万元成交。
《祖国颂》创作于1954年,立轴,设色纸本,纵218厘米,横72.5厘米,画面有太阳、青松、仙鹤与水面四种元素,每个元素的处理都相当充分,彼此关系安排十分到位。此件作品是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中的一幅力作,也是齐白石晚年极为重要的作品。除了这张《祖国颂》外,齐白石还画过构图、内容非常相似的《松鹤图》赠送给毛泽东。
上世纪50年代初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期,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,依然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和充沛的创作力。这幅《祖国颂》巨作体现出齐白石对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生活的强烈热爱。
《高立千年》8050万元

2013年7月6日,在上海朵云轩“近现代书画专场”上,齐白石作品《高立千年》以8050万元成交。
据拍卖信息显示,《高立千年》是齐白石1946年客居南京时所绘,纵296厘米,宽70.5厘米,为齐白石罕见巨制。此画绘一只雄鹰静立在奇绝孤高的松树上,笔力苍劲雄健,洋溢着拙厚朴茂的生命气息。
《高立千年》章法稳中有变,笔道厚实,墨气苍润,造型拙中见巧,充分展现出雄鹰的霸气。苍鹰完全居于画之上部直达顶端,更利于表现其居高远眺、傲视天下的神态。画左侧齐白石用篆书写下“高立千年”的画题,并辅以行书长题,书法用笔如截铁,使观者精神为之一振。画中钤一朱一白自刻名章二方,下有一方自刻“人长寿”朱文长方大印,表达了画家的祝愿。齐白石的书、画、印三绝功夫都在此画上展现无遗。
《花卉草虫册》7280万元
2010年11月3日,在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的中国书画专场上,齐白石《花卉草虫册》以7280万元成交。
这件十二开本《花卉草虫册》镜心尺寸为34厘米见方,完成于1955年,共描绘了十二枝花卉、十二件静物及十二种昆虫。尤为奇特的是,根据齐白石的题记可知,册中昆虫都是齐白石年轻时的作品,而背景的花卉、静物则是他晚年补成的,画家晚年大笔挥洒的红花墨叶,与早年精细生动、一丝不苟的草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。试想这十二件齐白石壮年时精益求精、状貌写真的精神产物,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之后,成为老人追忆前绪的物化寄托,齐白石对草虫的自我认同和珍重由此可见一斑。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汉字书画知识网 汉字书画知识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