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旬书法家张豪雨鲜为人知的故事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12-27 浏览:945次
上世纪60年代以来,在绛县城乡,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到人声鼎沸的超市商店;从气宇轩昂的豪宅阔门到洁净大气的会客厅堂;从墨香四溢的书籍报刊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单页;从豪华气派的机关大院到亲情浓郁的农家门庭;随处可见当地书法家张豪雨那浑厚端庄、秀美大气的巨幅牌匾、门头、题字、寿匾、条幅、楹联等,这些书法作品,构成了绛县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。
1938年6月,张豪雨出生于绛县柳庄村一耕读世家,父亲张士谦读过县上的高小,写得一手好毛笔字,深受乡里敬重。次子张豪雨孩童时,张士谦就手把手地教其仿写历代名家真迹,毛笔字写得像模像样。张豪雨12岁上五年级时,其父刻意锻炼磨砺他,年前让他为乡邻写对联。他毫不怯场,因个子低,够不着桌面,就脚踏小板凳,身子倾在桌面上,挥毫泼墨。三乡五里很快风传出“柳庄出了个写字的小神童”。
1954年,张豪雨考入绛县中学后,其书画造诣突飞猛进,多个机关单位慕名请他书写大幅标语和巨幅画像,成为当地颇有声名的后起之秀。毕业后,他在当地小学任美术教师,经常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从事书画工作。
1959年,绛县建制取消,时任闻喜县委书记的王景康爱才心切,指名让年仅21岁的张豪雨任闻喜县工艺美术厂厂长,承担全县大跃进时期大幅标语、巨幅宣传画的创作任务,连闻喜县委办公大楼大厅里阔5米的巨幅大字都让张豪雨书写,书写时,足有百余名干部围观。书写完毕,当场有不少人拿来宣纸请他留墨。
不久,国家在闻喜县召开统计工作现场会。王景康指名请张豪雨提前制作反映该县工作成就的展览。张豪雨胸有成竹,独自一人,夜以继日,仅用数天就赶制出来。会议期间,中央部委领导观看琳琅满目的展板后,直夸展板上的字写得好,握住张豪雨的手夸奖:“小伙子,想不到你这么年轻,大有前途,好好干!”
1961年春,绛县建制恢复,张豪雨又被“抢”回绛县,还是县工艺美术厂厂长。他先后为全国卫生村梅村、全国学毛著先进典型南柳村、荣获国家发明奖的南樊机械厂等先进单位书写大幅标语,制作展览,其名声越来越大。
1965年夏,一纸公文又把张豪雨调到北京,成为山西省唯一制作全国工业展览美工的一员。几个月后,展览大功告成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在张豪雨的墨迹前连声夸奖,张豪雨因此被有关部门安排,参加了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国庆观礼,目睹了毛主席、周总理等伟人的丰姿。
作为一名地方的知名书法家,张豪雨深知艺无止境的道理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他就特意摘录了前贤“古人专一艺以不朽者,必先苦其心志,瘁其精力,积其岁月,而后始有过人之诣也”的名言悬挂在客厅里自勉。他还购置下柳公权、颜真卿、欧阳询、赵孟頫等历代名家字帖及《中华大字典》《三希堂画集》《书论》等书法工具书,一头扎在家里,边研读边书写,不知不觉间,书法技艺大为提高。1987年,其书法“月落余落照,黎明山头红;盘踞龙虎地,不在群山中”赫然出现在全省书法展览上。之后,一发而不可收,连续数年在全省、全国书法展上亮相,引起较大轰动。为了继续深造,张豪雨又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创作培训班,拜书法名家为师,使书艺日渐提升。
1999年盛夏,年近花甲的张豪雨经过数年的辛勤耕耘,终于迎来沉甸甸的收获。原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、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举办《当代中国书画家十人联展》,他的书法作品“锦绣中华”是其中之一。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、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等特意把张豪雨请到“锦绣中华”作品前合影留念。
之后,张豪雨书法作品先后应邀赴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日本、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,作品入选《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品鉴》等十多种大型丛书,获国内外书法奖项20多次,其事迹与书法作品登载于《中国书画报》《书法导报》《》等报刊。2011年,被世界文化艺术组织联合协会授予“文化艺术最高贡献奖”;2015年被运城市委老干部局、市民政局、老年书画家协会授予“老年书画终身成就奖”。
近年来,慕名前来向张豪雨求学者络绎不绝,耄耋之年的他总是慷慨应允,每天爬在砚田里躬耕不止,现身说法。他说:“书法是国粹,只要有人愿意学,我会尽力一直教下去,让书法翰墨飘的更香更远。”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汉字书画知识网 汉字书画知识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